电脑端顶部图片
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成长心理/广泛社会适应问题/应激不适/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创伤/人际交往/亲子关系/情感婚姻家庭/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性取向问题/性心理问题/性格偏移等,心理顾问与心理测评服务。
为对来访者负责,对本所不适合或不匹配的,我们将负责为其提供转介服务。 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工作坊、企事业单位EAP服务。
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邮箱: 865273090@qq.com
电话: 023-89009815(7×12热线,9:00-21:00)
微信公众号:hspxl
网址: www.hspxl.cn
地址: (公司咨询部)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 (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我们知道,有时要把自己的心灵交付到心理咨询中,需要莫大的勇气。在徘徊犹豫的时候,加入我们的群为您与我们保持了一个合适的舒适距离。
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资讯 > 心理资讯 >

认同与代替

时间:2019-04-06 10:51 点击:

一见佳人便喜欢,
谁知去后又多般。
人情冷暖君休讶,
历涉应之行路难。
——聾叟居士撰,
《關帝靈簽·第十四簽 乙丁》
 

1、导言
1939年9月21日。伦敦。
弗洛伊德,病榻。
舒尔茨,他的私人医生。
弗洛伊德说:“你一定记得我们的第一次谈话吧,那时你曾答应我,在我的死期来到时,你不会抛弃我,现在是时候了,我所有的只是折磨,生命再没有一点儿的意义了。一切该结束了。”
舒尔茨点点头,紧紧地握了握弗洛伊德的手。
舒尔茨告诉安娜,他曾经答应弗洛伊德,在生命到来之时,帮助他安乐死。
两毫克吗啡——弗洛伊德最钟爱的药物。
那天回家,舒尔茨在日记本中记录:“他马上感到了解脱,那似乎永恒的痛苦表情消失了。大约过了12个小时,我又给他注射了一针。弗洛伊德显然已精疲力竭,他进入了半弥留状态,从此再没有醒来过。”
1939年9月23日凌晨三点,弗洛伊德的心脏最后跳动一下。
这颗83岁的心承载过死亡记忆有——
1892年,恩师布吕克死亡。
1896年,父亲病故。
1920年,次女苏菲病故。
1925年,朋友兼老师布洛伊尔去世。同年,朋友兼同行亚伯拉罕意外去世。
1930年,母亲去世。
1933年,朋友费伦茨去世
1937年,早年密友兼仇敌阿德勒去世。
1938年,四个妹妹被纳粹杀害。
茨威格如此描述晚年的弗洛伊德——
但是这里看见人类的,是一双阴沉的眼睛。由于看过太多黑暗的东西,它也变得黯淡了。五十年来,人们不断地带着他们的痛苦,困难。忧虑和困扰来找他,这些人抱怨着,询问着,激动而不安,歇斯底里而狂野,总是病人、被压抑者,被折磨者和疯子,这个人一生中只能无情地面对着人类伤感、无能的一面。
他被困在他的工作的的永远的盒子里,很少看到人类的另一种轻松愉快和充满信任的面孔,以及那些乐于助人的人,无忧无虑的人,轻松的人,轻率的人,快乐的人,幸福的人和健康的人,总是只有病人,厌烦的人,受到困扰的人,总是只有灰暗的灵魂。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了太多太久次医生,渐渐地,他已经不能不把整个人类也看成一个病人了。而他走出研究室看向世界时,得到的一个印象就已经给所有后来的研究预先设定了一个可怕的悲观的诊断:“生活对于整个人类就像对于个人一样的难于承载。” (斯蒂芬·茨威格,1998)
弗洛伊德死后三年,茨威格自杀。
弗洛伊德这辈子最后一次引用的诗句是茨威格的伟大同行歌德写的,在《精神分析纲要》的最后一页——
“把你的祖先遗传给你的东西都接受下来,变成你自己的东西。”(歌德,《浮士德》第一场,第一部分)
这说的便是认同。
——也是所谓继承先烈的遗志。
注定一辈子要失望、一辈子不被同行认同的弗洛伊德生前和死后命运可以说是一以贯之。
精神分析界的后生们似乎没有人对把他的东西“都”接受下来感兴趣,倒是有了不少“自己的东西”。不过究竟是沿着他的路子“变成”的,还是横空“变出”的?倒是值得考究一下。
一个人不能让我们认同,我们便要寻找取而代之。
这便是索绪尔(R. De Saussure)的观点。

2、认同与替代
此索绪尔非拉康找到的那个替代弗洛伊德的索绪尔。而是个精神分析家。
弗洛伊德驾鹤西游的1939年,此索绪尔写了篇文章《认同与替代(Identification and Substitution)》(Saussure,1939)
substitution也可以翻译成代替、替换、取代、置换、更替、置替、互换等等。
文章开头便说要区分两种认同,向心性(centripetal)认同和离心性(centrifugal)认同,这其实是解决了精神分析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便是外化和认同的关系,但是索绪尔接着嘎然而止。开始引用起弗洛伊德来。
弗洛伊德开始说认同和替代的关系是在《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中, 有言:
“第一,认同作用是与客体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第二,以一种退行的方式,认同成为对力比多客体联系的一种替代,就像是把客体内投到自我那样;第三,认同作用可能随着对与某些个别人(他不是性本能的客体)分享的共同性质产生任何新感觉而出现的。”
而孩子对父亲认同中同时具有上述三种机制。
在《自我与本我》中,弗洛伊德首先论述了一个主要的观点,自我和超我的形成独离不开认同,
“ 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认同作用中形成的,认同作用取代了已被放弃的本我的贯注,这些最早的认同作用总是完成自我的一个特殊职能,且以超我的形式和其它自我相分离……”。
弗洛伊德接着说,
“Since the enmity cannot be gratified there develops an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former rival. The study of mild cases of homosexuality confirms the suspicion that in this instance, too, the identification is a substitute for an affectionate object-choice which has succeeded the hostile, aggressive attitude.”。
此句颇有意思,我看到了三个版本的中文翻译——
版本1翻译为“由于敌意不能令人满意,使发展了一种以从前对手的认同作用。研究同性恋的温和情况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怀疑,即在这个例子中,认同作用也替代了继敌意、攻击性态度之后的深情对象一选择。”
版本2,“因为敌意得不到满足,与以前的竞争者的认同作用便发展起来了。对同性恋的适当案例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猜想:在这个情况中对于一个深情爱的对象经过替代与认同作用而转变成攻击与敌视的态度。……”
版本3,“因为敌意得不到满足,与以前的竞争者的自居作用便发展着。对同性恋的适当案例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猜想:在这个情况中对于一个深情爱的对象经过替代与自居作用而转变成攻击与敌视的态度。”
遵循替尊者讳的学术传统,就不提着几位译者的名字。
据我推测,喜欢引用德语文献的索绪尔大概是会同意版本1的翻译的。
他提出,替代(substitution)这个术语便是指那种目的在于中和攻击性的认同。在这里,索绪尔明确的指出,替代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认同形式。
接着他却把认同和替代分开了。
他说认同起源于孩子对客体的爱慕和模仿,如果这种模仿成人姿态的行为得到鼓励,孩子就会获得一种对等感(feeling of equality),让他能够认同成人。一系列认同的结果让孩子的自我具有了自主性( autonomy)。
哈特曼所谓没有冲突的自我,便是来自于认同后的整合。认同的结果是让两个成年人能够合作、沟通,这种成年人间的合作有个前提,便是对等感。其中年轻的一方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能够把自己设身处地的放在对方的位置上能够客观地评价他们的争论。
从此,我们不难明白,从一个具有自主性的自我产生出成年人的自信,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对成人的认同;第二,随着更加有利的体验出现,逐渐的抛弃这些认同。
很多单位都有抱怨者,特别是青年人容易抱怨,抱怨单位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其实青年抱怨的“缺乏”,其潜意识意义在于感到认同的缺乏,对等感的缺乏,从而领导-下级间的交流变成了嗷嗷待哺的婴儿和无计可施的母亲之间的抱怨和自责。一个典型的例证便是当这些青年度过从业初期普遍存在的身份认同动荡期后,他们就开始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了。比如说学习那些早就放在手边的专业书籍了。而当他们抱怨的时候,这些专业书籍的主要功能却是供人焦虑,而不是供人阅读。
一个完成了各种认同的人,尤其是俄狄浦斯认同的人,就成为了一个所谓“自动自发”的人。他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选择人生的目标,并且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但是认同也不是维生素,越多越好。认同过度,便是成为一个孝顺、服从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人生目标便是获得“超我”的表扬,就如有些咨询者所言,他们的生活目标便是要“有面子”,“过得好”。这些人其实缺乏“恨”的勇气和动力,也就是说,他们缺乏俄狄浦斯期的对父亲的嫉妒,从而无法让自己离开“父亲”,有自己的生活方向。
我观察过几家单位的情况,毫无例外发现的情况便是——
抱怨最少的职工往往有两类,一类是那些吊儿郎当的职工,他们往往对单位没有什么认同感,不过是来混口饭吃的,一类是自我认同较强的职工,他们认同的是自己的自我理想,是自己的事业方向,单位不过是他们完成事业的一个平台而已。遇到和单位的冲突,要么就忍气吞声,要么就炒掉单位,另谋高就。而抱怨最多的职工,往往是热爱“单位”的职工,此类职工往往没有什么职业定位,却有“表扬定位”,他们工作的全部动力便是来自“领导”的承认、关注、表扬,看领导“脸色”行事,一旦领导批评或者好领导下台,他们便会忧郁起来,工作的热情立即消失。而此类职工无一例外,统统是对“父亲”存在过度认同。准确地说,他们存在对父亲这个客体的内投,却无法完成内化的过程。
认同的基础是对客体的信任,而替代的基础却是对客体的不信任,替代是一种不成功的认同。
认同受到爱本能的支配,而支配替代的却是死本能,它是忌恨,嫉妒和受伤的自尊的产物。
替代象征着一个治愈自恋创伤的欲望,形成的是一个自卑的恶性循环。
一个典型的替代情景是这样的,父母恶狠狠地责备孩子:“你太差了,你什么都做不好,根本不懂事!”,而此时孩子的心中出现的一个声音是,“这不是真的,你才太差了,你才是什么都做不好,你才是什么都不知道。”
在此情景中,孩子的无意识中出现了一个颠倒,一个错位。他不仅仅把自己放到了父母的位置上,而且把父母摆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索绪尔那个时代精神分析不发达,但是我们现在可以提出的问题是——替代和投射的区别如何?也许投射涉及的只是情绪,而替代涉及的是整个自体表象?但是如此一来,替代和外化的关系又是什么?特别是替代和投射性认同的关系是什么?
替代的情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哪里有替代,哪里就有嫉妒。而在俄狄浦斯情景中,替代是一种必要的防御。这一点弗洛伊德说的还是比较清楚——
但是,超我不仅是被本我的最早的客体选择所遗留的一种沉淀物,它也代表反对那些选择的一种能量反相作用(reaction—formation)。它和自我的关系并不限于这条规则,即“你应该如此如此(就像你的父亲那样)”;它也包括这条禁律,即“你绝不能如此如此(就像你的父亲那样),就是说,你不能干他所干的一切;有许多事情是他的特权。”自我理想的这种两面性是从这个事实中发生的,即自我理想有对俄狄浦斯情结施加压抑作用的任务。的确,它的存在正是应该归功于那一革命事件。显然,压抑俄狄浦斯情结绝非易事。父母,特别是父亲被看做是实现俄狄浦斯愿望的障碍;于是儿童的自我通过一种强化形式,在自身之内树立起这个同样的障碍以帮助进行压抑。做到这一点的力量可以说是从父亲那里借来的,这种出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行动。(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第三章)
注解:开头的一句说超我来源于本我可能会让国内学人有些困惑。其实这是因为早期的弗洛伊德推荐者造成的一个误会,本我(id)的准确翻译应该是“它”。所有和“我”相不同的东西都具有“它”的特性。而超我既有生物性的一面,也有文化性的一面。其中生物性的一面便是来自“它”,这在后来克莱因学派和拉康学派中把这一点说得比较清楚。现在很多国内学者所使用的超我的概念,其实是在起源上强调了文化因素,把它和自我理想混淆了起来,而在特性描述上又把它的生物学特性拉了进来。
认同者便是同时遵循了“我应该如何如何(就像我爹一样)”和“我绝对不能如何如何(就像我爹一样)”这两条指令的人。
所以认同者和替代者的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认同者自律自动自发,替代者他律他动他发。认同者孝顺,替代者忤逆。认同者忠诚,替代者篡位。孔子教人认同,老子教人替代。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尤其看来,替代者明明有很强的攻击性,为什么索绪尔还要说它是一种中和攻击性的认同?
他自圆其说的说法是——
替代的需要贯穿成人的一生。尤其是对没有克服同胞竞争的人来说特别是如此。他会维持持续一生的自卑感,用自己所嫉妒的客体来替代自己。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男子化的女人,她们用一个占有阴茎的客体来替代自我表象,这往往起源于她们无法和哥哥弟弟竞争或者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起源父母字里行间的那种暗示,“你永远都是不好的。因为你是女的。”
索绪尔说,替代是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防御机制。在成年后,竞争的情景中往往会激活这种防御。
但是他没有说明,替代和补偿、转移、置换、升华等诸多防御机制的区别是什么?
但是替代也会带来不少问题。
第一个问题便是替代者在人际关系中无法体验到对等感。故而处处看到竞争和压迫,经常感到自卑和压力。他往往同时感到既在对方之上,又在对方之下,总之是不可能和对方处于同一水平上。这在中国人的面子关系中体现的比较明显,在“面子”关系中的两个人,从来不在平等地位上。
第二个问题是替代者缺乏自我主体感。他很少能够活在当下,总是垂涎, 觊觎他人的成就。比如说总是觉得别人的老婆比自己的好。他所谓的“好”,就是比别人过的好,所谓的“坏”,就是身上的裙子没有别人的漂亮。
从而,出现了第三个问题,即替代者强迫性地需要来自他人的爱、肯定和表扬。据说一切读来自父母那句非此即彼的话引起来的自恋创伤,从而激活了替代者的口欲期的防御。结果便是形成一种次级自恋形式。
此时我们便明白其实替代者其实很难具备真正的同理能力。他也许能够体验到对方的情绪,但是很难站到客观的立场上进行判断。因为这种自恋式的部分同理是建立俄狄浦斯退行的基础上。所以往往是“共情”变成了“同情”,“同情”变成了“替代”,“替代”变成了“我的地盘我做主”。而建立真正的客体关系的途径受到了阻碍。
索绪尔对替代者的自恋特质特别强调。认为这是替代者的性格特征,但是他认为不能说自恋就是替代引起的,替代仅仅是把个体固着在自恋的阶段罢了。
替代者和认同者在对待“父亲”(客体)的态度不同的是,认同者希望自己变得像客体一样强大或者比客体更强大,而替代者关心的是自己是不是比客体更有权力。认同者有自己未来的目标,而替代者对自己的未来不感兴趣。进步和努力对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他们会幻想自己拥有无边的权势。
最可悲的替代者最后会对一切都失去真正兴趣。他们结交的朋友、他们的运动爱好、他们阅读的书籍,都是他们用来建立声望的工具,这些东西的用处就在于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超过别人的。
索绪尔认为,最极端的替代形式存在于躁狂症或者妄想狂的夸大妄想中。在夸大妄想中,患者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人,而这个无所不能者便是当年孩子眼中的父亲。
所以前面的问题有了答案。替代的确是用来处理攻击性的认同形式。替代者把对客体的攻击性变成和客体的竞争。换句话说,他用升华这种方式来处理攻击性。难怪索绪尔说这种防御比较成熟。
但是万一这个替代者在竞争中屡屡失败怎么办?
他就会变成一个洪秀全,所有的攻击性马上显露无遗。

3、替代者
洪秀全的故事暂且按下不表,先说说玄之又玄,其实也不算太玄的理论问题。
首先,索绪尔的文章显然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同一律。
先说替代是认同,然后替代又和认同对立起来了。
其实回到那个典型情景,替代和认同的区别就明确了。
父母道:“你太差了,你什么都做不好,根本不懂事!”
孩子道:“这不是真的,你才太差了,你才是什么都做不好,你才是什么都不知道。”
在这个情景中,首先出现的一个不懂辩证法的父(母)亲,他的认知歪曲是最大/最小化。
根据贝克的理论,其中隐藏的核心信念是:“我无能。”
而这个无能的自体表象是父亲不能承受的,他把这个表象投射出来,要把它变成一个坏客体。
要是孩子认同这个坏客体的话,接着就开始投射认同的过程。
可是这个孩子,这个替代者没有认同这个坏客体。
按照索绪尔的说法,这个孩子来了个乾坤大挪移,经过一番移行换位,“他不仅仅把自己放到了父母的位置上,而且把父母摆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确存在认同,便是对父亲的功能的认同。
他不是把父亲认同为客体,而是直接认同为自体,不是在进行超我认同,而是接近于原始性认同的自恋性认同。同时把那个坏客体原封不动地投射回去。
这个例子也许有些人喜欢用投射性认同来解释。这的确类似Porder对投射性认同中“与攻击者认同”的分析。其实对这种情景比较准确的术语是“投射性自恋性认同”或者“投射性替代性认同”,其中一方投射坏客体表象,另一方直接完全认同投射者的自体表象,而不是认同投射出来的表象。
索绪尔其实是混淆了认同和超我认同的内涵。这也是弗洛伊德经常出现的形式逻辑错误。
认同是一个很恰如其分的客体关系的描述性术语。
人们为什么需要客体关系,便是要形成认同。
而认同这个术语便是用来描述“一个人变得像他人”这种现象,严格的说,认同是个现象学术语。
而要说明“一个人如何变得像他人”就需要更加详尽的术语,如粘附性认同、原始性认同、投射性认同,自恋性认同,超我认同、同一性认同等等。当然,图简单的话,用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就行了。
而替代这个术语,和认同一模一样,也是个描述性术语,而不是真正的动力学术语。替代现象可以发生在心理发育的各个时期,可以出现在各种客体关系中。
索绪尔说各种竞争情景中普遍存在替代,其实根据克莱因学派的观察,在竞争情景中,存在嫉妒(envy)和羡慕(jealousy)两种情绪。嫉妒者的主要是认同形式是投射性认同,而羡慕者的主要的认同形式是超我认同。
诗人洪秀全到了南京,除了把南京拆的不像样之外,主要精力便是写顺口溜。
他教训部下应该如何和自己建立客体关系,
对他的态度应该是“ 尔想爷哥夫主惜,好心遵旨就会惜。今朝遵旨今朝惜,永远遵旨永远惜。”(《天父诗》第495),同时应该配合恰当的身体姿态和语调,“当跪不跪罪该分,跪要虔诚耳宜闻。当求不求是冒渎,求要停声旨当遵。(《天父诗》第333),实乃福柯所言身体政治学的绝好标本。
他对立治理后宫好管理家庭象更是兴趣盎然。
暴力似乎是他管理妻子的有效手段,写下了著名的《十该打》,“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唤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喜欢八该打。眼左望右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洪秀全客体关系的主旨变是八个字——绝对服从,一直到死。就像他要求的“东王打我们一班弟妹,亦是要好;枷我们一班弟妹,亦是要好;杀我们一班弟妹,亦是要好。"(《天情道理书》)
中国人控制他人灵魂的认知策略就在这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其实言下之意是“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好,让我替你做主。”据说此类话语也是深陷情网的症状,这时候人们往往语言贫乏,只说得出“你真好!”这一句。

洪秀全这种绝对权威自居的客体关系的风格甚至影响外交政策。他认为自己是天下万国真主,那幺太平天国也就自居天朝上国。因而,把其他国家看作藩属国,要求归附天朝。1853年,天真而势利的英国公使来访,洪秀全以为是前来谒王,还嘉其忠义。后来一见面发觉不对,便责问英国大使:“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甘久,现今上帝同耶稣降凡作主,诛灭妖魔几年,因何不见尔等各国具些宝物进贡上帝、进贡耶稣、进贡万国真主?”,并且恐吓世界各国,“有一国不到天国……朝万国真主,便是妖魔,尔等知否?”
1858年,他需要英国帮助,把随口溜写到了《赐英使额尔金诏》中,要求“西洋番弟把心开”,“同顶爷哥灭臭虫”,“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
英国人惊奇地发现,他们和这个国家还没有正式建交,他们的外交关系就变成了父子关系,兄弟关系。
洪秀全一生的客体关系便是不断在投射性认同和投射性替代性认同之间轮回。
1813年,洪秀全生于广东花县官禄布,其父洪镜扬,是邻近诸村的保正,家里"薄有田产"。他的本名洪仁坤,据说命中缺火,就取了火秀为字。
他有个哥哥,但是父母最宠爱他。因为他很聪明,全家翻身的希望就寄托在他身上。
7岁,他入本地私塾读书。
他幼年有九年时光在私塾度过,据说他颇有才气,其实这种有才气的评价标准当然是根据他那个农村老师的标准来的。
据说他成名就在于上学的时候对对子。老师说,鸡鸣,火秀(洪秀全的原名)对,狗叫。老师又说,鸡鸣天大亮,火秀说,狗叫日头出。
然后老师大惊失色,叹为天才。全村人纷纷传说,他们村子要出秀才了,难说能出个宰相了。
他们后来没想到,就在他们的投射认同中,这个娃娃后来鬼使神差地成了“天王”。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14虚岁考为童生,全家全村人的希望可能就要实现了。
好像他的超我认同、部分认同就这么顺顺当当过来。
恰恰这种顺利让他的自恋的自我表象接二连三的遭到科举制的痛击。
16岁开始,一直有15年的时间,他接连四次赶考,四次落榜。历时15年。这个童生终究没有成为秀才。在这期间,他先是以18岁的年纪就开私塾教授学生了,后来结婚生子。开始沉迷烟花赌博,还做些类似现在的物流生意。
二十四岁那年,洪火秀第三次落第。当场昏倒在榜前,昏倒之后,同县的考生们凑钱雇了顶轿子把他送回了家,大病45日,几乎危亡。
这期间,他出现了一个梦。

在梦中,他坐着一顶小轿升到了天上。天堂里,他首先看到了雷公,长得象一只大公鸡。
到了天门两旁,“无数娇娥美女”,如花般簇拥在那里迎接他。
然而他自己“目不邪视”。
进了天门,有“无数穿龙袍戴角帽者”前来拜见。这些人带他来到一位老人面前。
这个老人:“头戴高边帽,身穿黑龙袍,满口金须,拖在腹上。像貌最魁梧,身体最高大,坐装最严肃,衣袍最端正,两手覆在膝上。”
这个梦记载于《太平天日》,写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多年之后,当时洪氏尚不知西方的上帝为何物,把这位老人称做“上帝”,是多年之后的事。
当时,他只知道,这位老人是天上最大的神仙,主宰天地万物。
老人见到洪秀全的第一件事,就是教洪秀全“坐装衣袍要齐整,头要轩昂,身要挺直,手要覆在膝上,脚要八字排开。”  
这位老人告诉他,他并非凡夫俗子,乃是他的儿子。
在“天爹”旁边,他还见到了“天妈”、“天哥”、“天嫂”。
然后在梦中,老人赐他一个名号,叫“天王大道君王全”。
他的两个哥哥后来回忆他高烧时的种种呓语:“朕是真命天子,尔知么?”“天下万郭人民归朕管,天下钱粮归朕食。”“太平真主是朕的,朕睡紧都坐得江山,左脚踏银,右脚踏金。”
然后在梦中,老人把孔子叫到面前,斥责道:“尔作出这样书教人,尔这样会作书乎?”然后,把孔子按在地下,打了一顿屁股,“鞭挞甚多”,“孔丘哀求不已”。“上帝乃念他功可补过,准他在天享福,永不准他下凡。”
两个哥哥后来回忆洪秀全的病状时说,他在高烧之中大喊大叫,一会喊杨家将,一会喊赵玄郎,一会喊打,一会喊杀。洪秀全自己回忆说,那是在“天爹”和“天哥”的带领下大战妖魔。妖魔林林总总,红眼睛四方头,“妖头甚多变怪,有时打倒在地,倏变为大蛇矣;又将大蛇打倒,倏又变为别样矣,能变得十七八变,虽狗虱之小亦能变焉。”
第四十天头上,洪火秀醒过来。睁眼看见洪镜扬,就说:“朕是天差来真命天子,斩邪留正。”姐姐洪辛英从婆家赶来探望,他拉着姐姐的手说:“姊,朕是太平天子。”洪镜扬见他胡说八道,骂了他几句,他却说:“朕不是尔之子,尔骂得朕么?”
此后,洪火秀“坐立行止,肃然以身正大人,戒尽烟花酒僻等事。”不再打牌喝酒,没事的时候,经常端坐在椅子上,身子挺直,两手覆在膝上,两脚八字排开。
同时火秀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秀全”。全者,人王也。
    30岁,他第四次赶考了。结果当然还是落第。张宏杰说,“以他那拙劣的文笔,如果真的成了秀才,到是对大清国文化教育水平的讽刺了。” (张宏杰,心不在焉的革命者:洪秀全,2003,网站:学说在线)
其实张先生未免老实,成不了秀才固然是可能是才能不足,不会作弊也是一大原因。不过话说回来,洪火秀会作弊的话就不会有洪秀全的产生了。
从火秀到秀全,是一个转换,一个身份认同的转换。
在这个转换中,超我、客体的统统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调整。
后来洪秀全的整个人生轨迹就是他当初的那个梦来进展的。
弗洛伊德的研究轨迹是从研究个人半苏醒状态——癔症——开始,然后研究梦,然后又开始研究个人的苏醒状态——神经症、性,然后研究集体、文化。
除了比昂外,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不同的意识状态有什么联系?其实答案很简单,它们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梦中的无意识状态便是白日的无意识状态。梦的机制便是防御机制。我们的记忆、思维、知觉、信念、情感、行为统统相当于梦中的材料。梦样状态一直持续到白日生活中。直到自我死亡的时候,才有可能摆脱梦样状态,不再需要任何的防御。
让我们再看看这个梦

梦景2
天堂里,他首先看到了雷公,长得像一只大公鸡。
白日状态:
(1)封萧朝贵为雨师,冯云山为云师,韦昌辉为雷师,石达开为电师,他们分别是高天贵人、正人,仁人、义人。“天王是日光之照临,万方普察”;“东王列王是风云雨雷电光之敷布,化洽群生。”
(2)占领一地,就鸣锣集中“讲道理”,收编所有百姓加入太平军。
(3)凡是财产没有全部交出乃至私藏银子五两以上的,“即是邪心,即为妖魔,其罪极大”,斩首;超过21日背不出天条,两次无故不听“讲道理”的,斩首;凡是发牢骚说怪话的,都叫做“妖心未化”,斩首;凡是不能忍受而夜里开小差的,斩首;凡是违反天条、命令的,叫做“变妖”,斩首;
(4)夫妻同宿,遇检点、指挥以上官轿不跪道旁,聚会喧嚣,私议军事,聚集饮酒,剪发剃胡刮面……都是“斩首不留”。“反叛通妖”者,不斩首,而是点天灯、五马分尸。

梦景3
到了天门两旁,“无数娇娥美女”,如花般簇拥在那里迎接他。然而他自己“目不邪视”。
白日状态:
(1)进入南京天王府,秀全把政事全部交给了杨秀清。他主要忙于管理老婆。据说老婆有八十八位。写了近五百首“天父诗”。其中有“狗子一条肠,就是真娘娘。若是多鬼计,何能配太阳。”,还有“因何当睡又不睡,因何不当睡又睡。因何不顾主顾睡,因何到今还敢睡。”
(2)写《十救诗》给其子,“都是说这男女别开,不准见面的道理”,“弟大四岁姊别起,弟大七岁别一丈,弟大九岁永别清。妹大五岁手莫摸,妹大九岁永别清。”
(3)规定太平天国的民人实行一夫一妻制,即便结婚,也要实行男营与女营分别居住。
(4)编写的《原道救世歌》,指责"第一不正淫为首"。

梦景4
进了天门,有“无数穿龙袍戴角帽者”前来拜见。这些人带他来到一位老人面前。
白日状态:
(1)要求各国承认其"天下万国真主"的地位。对国际友人说,“中国君主即天下之君主”,“真主不仅是中国之主,他不仅是我们的主,也是你们的主。”
(2)不在这个梦中的美国公使麦莲访问天京后,在一份公函中说:“这个王的集团还自称是世界的统治者。毫无疑问,诸王及兄弟们几乎全然不知世界上到底有哪些王国和国家,但他们统治全世界的要求却十分明确。”
(3)一八五三年四月,英国公使文翰访问天京,太平天国以为是前来谒王,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
(4)号召各国“齐会天国,扶尔主,朝尔主,同尊上帝。”“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以只有这样,“方得为天国之臣民,永沐天朝之恩泽。”

梦景5
这个老人:“头戴高边帽,身穿黑龙袍,满口金须,拖在腹上。像貌最魁梧,身体最高大,坐装最严肃,衣袍最端正,两手覆在膝上。”
白日状态:
(1)王冠经纯金制成,重八斤。
(2)朝帽:天王冠为圆规络帽式,上绣双龙双凤;东、北、翼工朝帽均为古制兜銮式,上绣双龙单凤,但东王帽上单凤栖于云中,北王单凤栖于山冈,翼王单凤栖于牡丹花上。
(3)袍式:天王与诸王均穿黄缎袍,天王黄缎袍绣龙九条,东王绣龙八条,北王七条,翼王六条,燕、豫二王五条。
(4)洪秀全装扮:头戴纯金制成的王冠,颈挂金制项练一串,身穿金纽绣金龙袍,乘坐由美女牵的金车。

梦景6
老人见到洪秀全的第一件事,就是教洪秀全“坐装衣袍要齐整,头要轩昂,身要挺直,手要覆在膝上,脚要八字排开。”
白日状态
(1) 起义九月后,一万人攻占永安,。清朝调四万六千余人,把永安城四面围住。
洪秀全在做的事情是,把州衙改为“天王府”,大加修缮,墙上用杏黄纸裱糊,地上铺满红毡,厅前排列着花盘。“天王府”的各门分别悬挂“第一朝门”、“第二朝门”、“第三朝门”、“第四朝门”的牌子,门上都涂上皇帝专用的明黄色,画上龙虎图案。
然后就开始大封王爵。制定等级制度。把不到一万人的军官分成十六等,王、国宗、侯、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军帅、师帅等,名类多达三十九种。各等级之间,尊卑严明,绝不可以下犯上,犯者立斩。又专门下诏规定,天王一天可吃十斤肉,以下逐级递减半斤,总制以下无肉。同时制定《太平礼制》。规定了这十六级之间见面的称呼,相互应该行什么礼节,对他们的家属亲戚如何称呼如何行礼。
(2)宫殿:天王宫以黄缎婊糊,绘双龙双风,金沤兽环;东王府亦糊黄缎,并用铜环,彩画只一龙一凤;南、北、翼、燕、豫五王则画一龙一虎。
(3)称谓:天王为万岁,东王九千岁,西、南、北、翼诸王依次递减一千岁。到天京后封燕、豫两王,则只称千岁。

梦景7
这位老人告诉他,他并非凡夫俗子,乃是他的儿子。
白日状态:
(1)建造天王府,“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面叫太阳城,里面叫金龙城,大殿叫金龙殿。太阳城门口的对联也很有意思:“众诸候,自西自东自南自北;予一人,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2) 天王府内的金龙殿,只有首义六王可以进入,其他人绝不得入内。洪秀全曾就此事专门发过指示: 天王降诏曰:顶天候,尔今日得在金龙殿内坐宴,是天父大开天恩与尔者也。以理而论,惟朕及胞等始可在此金龙殿设宴。若至幼主以后,皆不准人臣在金龙殿食宴。设若臣有功者,欲赐宴以奖其功,只准赐宴于朝厅,断不准在金龙殿内君臣同宴,以肃体统也。此一事极为关系,当记诏以垂永远也。
(3)篡改《圣经》,把《圣经》中的撒冷王改成自己。
(4)天京指日可破,李秀成劝他率众突围。对话如下——
李秀成问:清军围困,天京眼看守不住了,怎么办? 洪秀全说:朕承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 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尔欲外去,欲在京,任由于尔。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 李秀成问:天京城内兵微将少,怎么办?洪秀全答:尔说无兵,朕的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者乎?尔怕死,便是会死,政事不与尔干。李秀成问:城内已经没有粮草,饿死了很多人,怎么办?洪秀全答:全城俱食甜露,可以养生。(所谓甜露,就是野草煮水充饥。) 李秀成说:这种东西吃不得! 洪秀全说:取来做好,朕先食之!
(4)李秀成在自述中说: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天王之病因食甜露而起,又不肯吃药方故而死。
(5)对自己的儿子及其娇惯。以致于杨秀清为此专门替“天父”下凡,教导洪秀全要好好管教孩子:即今幼主,我天父降生,虽性本善,然亦要及时教导,方不至性相近而为习相远也。切不可作其率性而为。怕洪秀全听不明白,杨秀清又举例说:譬如天父降雨之时,幼主意欲出去游玩,若任其意游玩,是必雨淋身湿。即此一事,就要节制,使其天晴之时方可游玩。两天之后,杨秀清见到洪秀全,又提起此事,说:(幼主经常把东西弄烂,不知珍惜),今将天父所赐景物戏弄破坏则可,至若既知人性,将来天父赐来宝物甚多,若是任其心性,把来故意戏弄破烂则不可。

梦景8
在“天爹”旁边,他还见到了“天妈”、“天哥”、“天嫂”。
白日状态:
(1)说上帝是天父,耶稣是长子(天哥),洪秀全是次子,冯云山是上帝第三子,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是第四、五、六子,萧朝贵是帝婿。此外,还有所谓"天母"、"天嫂"。
(2)将观世音菩萨呼做妹妹。

梦景9
老人赐他一个名号,叫“天王大道君王全”。”“天下万郭人民归朕管,天下钱粮归朕食。”“太平真主是朕的,朕睡紧都坐得江山,左脚踏银,右脚踏金。”
白日状态:
(1)道光三十年,发布“团方”令,要求所有信徒携带所有家口,烧掉自家房子,到金田镇集合。说:道光三十年,我将遣大灾降世,凡信仰坚定不移者将得救,其不信者将有瘟疫,过了八月之后,有田无人耕,有屋无人住。
(2)封杨秀清为东王,“管制东方各国”,萧朝贵为西王,“管制西方各国”。

梦景10
老人把孔子叫到面前,斥责道:“尔作出这样书教人,尔这样会作书乎?”然后,把孔子按在地下,打了一顿屁股,“鞭挞甚多”,“孔丘哀求不已”。
白日状态:
(1)被捕时的洪天贵福已经十六岁,在回忆自己的教育时,他说:老天王叫我读天主教的书,不准看古书。又说:读过《十全大吉书》、《三字经》、《幼学书》、《千字诏》、《醒世文》、《太平救世诰》、《太平救世诏》、《颂行诏书》。前几年,老子(天王)写票令要古书,干王乃在杭州献有古书万余卷。老子不准我看,老子自己看毕,总用火焚。
(2)病好去私塾上班第一天,撕毁孔子像。
(3)指出:“推勘妖魔作怪之由,总追究孔丘教人之书多错”。太平天国把儒家经典宣布为“妖书”,明今禁止诵读。“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险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

梦景11
“上帝乃念他功可补过,准他在天享福,永不准他下凡。”
白日状态:
(1)定都南京后,专门设立“删书衙”,由洪秀全亲自主持,对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进行审订删改。结果,在他看来,“抵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二句能合天父之意。”
(2)“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君长是其能子,善正是其肖子,庶民是其愚子,强暴是其顽子。”
(3)“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君错。”

梦景12
在“天爹”和“天哥”的带领下大战妖魔。妖魔林林总总,红眼睛四方头,“妖头甚多变怪,有时打倒在地,倏变为大蛇矣;又将大蛇打倒,倏又变为别样矣,能变得十七八变,虽狗虱之小亦能变焉。”
白日状态:
(1)“凡不信上帝与耶稣之真理者,虽为吾之旧友,但非吾友,而却是魔鬼也。反之,凡信上帝及耶稣之真理者,乃天堂真兄弟真朋友也。……即使我之父母妻子不相信,我亦不能与其联合,何况其它亲友乎”"
(2)《原道觉世训》中,明确划分了正与邪两大阵营。凡是不信教者统统是妖魔。
(3)有一国不到天国……朝万国真主,便是妖魔,尔等知否?

上文没有列出“梦景1—— 坐着一顶小轿升到了天上。”
因为这是要分析的。整个梦境的隐梦都在这第一个场景的无意识含义中。
洪秀全整个一生的客体关系便是坐轿者和抬轿者的关系。便是洪秀全的自体和客体的关系,是洪火秀和洪秀全的关系,是洪仁坤和孔子的关系。是上帝和洪火秀的关系,是阴道和阳具的关系,婴儿和乳房的关系。总而言之,是我和它的关系。
坐轿者只能有一个,而抬轿子可以有两个到四个。但是他们之间只有两个克莱因所说的位置(position),在这种客体关系模式中,人要么选择“我”(self)优哉游哉坐着,让他们承担我的重压,要么选择吭哧吭哧,弯腰抬轿。牛顿的力学定律和比昂那个模糊的比喻决定,重力就像攻击性喷发出的表象一样在他们之间传递,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做出曾经造成哈姆雷特强迫思维的选择——做一个(重力)容纳者还是做一个被容纳者。容纳者和被容纳者原型在俄狄浦斯期幻变成阴茎和阴道的关系。但病人走进治疗室,带来给治疗师的便是这个问题——他的意识在问,“我该做哪个位置?”,无意识在问,“偏执-分裂位?抑郁位?你想来什么?”
所以治疗师的无意识就要在两道菜中选择一道——今天是吃焦虑,还是吃抑郁?
督导时候会问,难道到就没有别的菜?一个声音才来,有,焦虑炒抑郁。
容纳者便是克里斯蒂瓦的所说的卑贱的饕餮客。卑贱具有本质上是被排斥物反抗的力量,它把客体关系拉向意义崩溃边缘,途中主要的观光地是——长满铁蒺藜的胃囊幽门部,在蓝色玻璃缸里游泳的美人鱼,污水处理厂臭气熏天的女厕所,阳光灿烂、百灵歌唱的地下山谷和一个驼背红眼长着胡须的老太婆——然后自我的文化便在卑贱护卫下开始。
那个女精神分析师说的好,“这不是压抑的那块白色桌布或平潮般的厌倦、也不是折磨身体、骚扰夜晚、拉扯话语的欲望的版本或转换版本。”
然后焦虑带着害怕的面具出现,“流质的雾气,难以捕捉的潮湿——刚一出现便像海市蜃楼那样稍瞬即逝,用虚无缥缈、幻觉之光、和幽灵之火去浸没语言中所有词汇。”
远处传来一阵母亲的歌声。那是一个苍白而瘦弱的母亲,正准备谋杀孩子。
细月亮摇摇欲坠。“卑贱的时间是双重的——遗忘的时间和雷电的时间,朦胧的绵绵无期和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朱莉娅·克里斯蒂瓦,2001)
容纳者必需生存,生存的前提在于排斥。
治疗师推出去的恐惧让她和被治疗者一起开始古典时代癔症般的自恋大发作。他们进入好乳房-好自体的天堂,所有的痛苦瓦解无形。
“噢,天哪,为什么治疗要结束。”他们含着眼泪快活地抱怨。

让我们想看看一个健康(社会适应)者的发展历程,首先,他形成和好乳房的共生关系,而把坏的客体和自体投射到父亲的阴茎。在投射-认同阴茎的过程中,他进入偏执-分裂位,随着投射认同的完成,他回收了坏客体。如克莱因所说,在恨的推动下,俄狄浦斯情结开始。
这时候,两人关系必须被三人关系替代。她这时候开始进入抑郁位,并通过意识到在三角关系中他永远不可能像父亲一样占有好乳房和阴道而出现抑郁的高峰,孩子开始突然无故默默无语、不理父母。
他认识到原来父母关系和父母与小孩的关系不一样,而父母的关系居然和他毫无联系。如果他继续探索,而能够面对这一点:原来父母会性交。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学的孩子,他对知识会产生安全的偷窥似的快感。接着抑郁位修通,孩子开始和同性父母竞争。而相反的情况是,她恐惧知识、真相、理性,因为这意味着发现这个事实,“他们不要我和他们一起玩那个姿态奇特的游戏。原来有时候妈妈是属于爸爸的,不光我的事。” 这个孩子肯定学习不好。
所以父母想要孩子上哈佛,就在3岁开始性教育。等到青春期才开始,就只能上个国内一般大学。永远都不开始,孩子可能考不起,也有可能上国内一类重点。
在洪秀全的轿子中,最致命的缺陷是便是缺乏第三个位置(the third position)。克莱因提出来的这个第三个位置往往被学人们忽视。其实这第三个位置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位置——脱离父母关系,进行观察的位置。人就一辈子在原始认同、自恋认同、投射-认同中打转转。无所谓超我认同,更别说什么青春期的同一性。(Britton, Feldman,O’Shaughnessy,2003)
洪秀全便是丧失了他的位置,这是因为科举制激活的便是两个位置的客体关系。实际上任何单一标准都是激活超我认同之前的认同模式,比如说四、六级,高考等等。所以只要认真考试的,无论考取还是不考取,都有50%的可能变成洪秀全。当然作弊者和拉关系走后门者除外,他们居然懂得自己造出第三个位置,实乃精英也。
在缺乏第三位置的情况下,客体关系出现了造梦所用的凝缩机制。轿子便是凝缩的象征,轿子是一个双性同体者,他有阴茎,两条长长的杆子,也有阴道,容纳人的坐位。他是父-母亲,自—客体。是婴儿和乳房合二为一。具有这样客体关系的人不是精神病性自恋者,便是超脱者。
彻底的融合便是彻底的消失,消除攻击性的最彻底方法便是杀死自己。
所以那个纯真的、心无杂念的洪仁坤-火秀—秀全坐着一顶小轿——升到了天上。
升天,这个死亡、超越的象征一开始便出现。
那个梦一开始就宣告,27年后,你会自杀的。
1864年,5月31日。
洪火秀知道,吃了野菜,人会死的。可是他拒绝了医生。
随后洪秀全颁布了一生最后一道诏令,——“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固天京。”
第二天,那个聪明可爱的火秀终于梦想成真。
他死的那天恰好是6月1日。
洪秀全还是写过一首不错的诗,“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 《龙潜诗》
据说还收进了课本,供儿童学习。
我觉得学习这首诗,要配上童安格一首歌,《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那是一个人开始修通抑郁位的状态。
她坐在午夜的收音机前,有一个她自己的位置,虽然她想要去坐另外一个位置,可是他知道,那两个人的关系中没有他的位置。
轻轻传来一首歌,那是他和那个她早已熟悉的带着乳香的旋律。
她含着泪抱怨:“为什么在你遗忘的时候,我依然还记得?”
他在轻轻哀求,“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理智告诉他,总会有一天,这个人一定会离去,而自己不能在爱她。这是一个有规则的世界,规则便是“所有的故事只能有一首主题歌,我知道你最后的选择;所有的爱情只能有一个结果,我深深知道那绝对不是我。”

所以这个孩子决定放弃,她告诉自己,“既然曾经爱过,又何必真正拥有你,即使离别也不会有太多难过。”
就在要起步离开的时候,她还是回头,依依不舍问一句,“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
这次用的是外语,这等于在表示,“在他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在干什么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原样吗?”
很多父母这时候半睁半闭眼,结果这个孩子的英文就不能去哈佛用了。
1942年2月22日。里约热内卢。
茨威格自杀。
遗书写道,“向我所有的朋友们问好,但愿他们经历长夜后能见到曙光,而我这个性急的人就先他们而去了。”
这天他等了60年,
洪火秀比他更急,只等了51年。
弗洛伊德稍微有些耐心,一直等了83年。
世界上最有耐心的人莫过老子,他生的时候就磨磨蹭蹭。到时候的时候,他居然走入函谷关,就不见了。
这是最彻底的自杀,叫做“不存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心理学大师们不为人知的生平http://www.hspxl.cn/FD/Ceshi201704-1699.html
Priscilla Roth:投射性认同http://www.hspxl.cn/FD/jingshenfenxiyudonglixue201707-2228.html


情感专家 感情咨询 黄手帕心理 心理咨询师培训 婚外情 婚外恋 婚姻咨询师  青少年心理咨询 边缘型人格障碍
 
同性恋 恐惧 失眠 强迫 产后抑郁 焦虑
 
重重庆心理咨询 重庆心理医生 重庆抑郁咨询  重庆焦虑咨询  重庆夫妻咨询   
 
重庆家庭咨询  重庆情感咨询 重庆强迫咨询 重庆黄手帕心理  重庆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师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hspxl.cn  微信公众号:hspxl

------分隔线----------------------------
版权所有 重庆心理咨询|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2010-2021  渝ICP备14009647号-1
电话:023-89009815(7×24热线) 地址:(公司咨询部)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网址:www.hspxl.cn 邮箱:865273090@qq.com
 公安备案编号:50011202000749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