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顶部图片
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成长心理/广泛社会适应问题/应激不适/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创伤/人际交往/亲子关系/情感婚姻家庭/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性取向问题/性心理问题/性格偏移等,心理顾问与心理测评服务。
为对来访者负责,对本所不适合或不匹配的,我们将负责为其提供转介服务。 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工作坊、企事业单位EAP服务。
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邮箱: 865273090@qq.com
电话: 023-89009815(7×12热线,9:00-21:00)
微信公众号:hspxl
网址: www.hspxl.cn
地址: (公司咨询部)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 (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我们知道,有时要把自己的心灵交付到心理咨询中,需要莫大的勇气。在徘徊犹豫的时候,加入我们的群为您与我们保持了一个合适的舒适距离。
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资讯 > 心理资讯 >

该如何治愈我们的童年创伤?

时间:2017-04-20 16:32 点击:

童年创伤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这个心理学理论已经非常普及了。那已经形成的童年创伤,该怎么治愈呢?一个人的童年生活对他之后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成年之后,那些困扰你的心结大部分都需要追溯到童年才能完全看清到底是如何。我们所需要的是疗愈我们的童年创伤,那该怎么进行呢?这是一个问题。
一个人的心理问题与他的家庭紧密相连,现在大概很少有人会怀疑这一点了。心理咨询中比较个人化的方式,比如精神分析,都是要谈到来访者成长经历上去的。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懂事,懂事或是太深的绝望,因为渴求已经发不出声音了。作为心理咨询师,每当我看见现实生活中那些行为过激、偏离常态之人,并不难想象他们多半都受到过严重的心灵创伤。
  当创伤发生,重提也无法令时光倒流。既然改变不了过去,淡忘那些痛苦会令我们好过一点吗?
答案是并不会。创伤需要被铭记。一个饱受心理困扰的当事人从他现下的心理症结开始,无一例外都会谈到既往的经历。而讲述痛苦的经历只是表象,关键在于这些经历向内投下的阴影,不知不觉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持续发酵,影响旁人和下一代。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看,讲述只是一个开始,它意味着我们将由此踏上整理和重建内心的旅程,而不是去重复曾经的伤痛。
有人说,往事不堪回首,因为那等于再经历一次创伤。然而我却有些喜欢普希金的话:“那过去了的,终将成为美好的回忆”。这听来有些“鸡汤”,但只要往事不再成为一种积压的重负,我们倒是可以从似水年华中追忆到一些凡人的快乐的。
  父母认错有用吗?
  所谓门槛,过去了就是门,没过去就成了槛。既然我们不可能不负创伤地走出人生竞技场,就难免在这场上演出一幕幕“相爱相杀”的戏码。
  不少意识到自身的心理问题来自于原生家庭和早年经历的当事人会产生这种想法——都是父母的问题,他们有必要认识到这一点并认错。
  但要让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承认在家庭中发生了问题,这是很不容易的。比如一位少年有心理障碍,他的父母把他送来做心理咨询,并急迫不断地询问孩子的问题什么时候能够好。如果咨询师发现孩子的问题与他的父母有关,约他们来做一次访谈时,父母往往找各种借口避而不见。在他们看来,自己在养育孩子方面一直做得很好,生病是孩子“不争气”。他们有时会问咨询师“我的孩子有那么好的环境,要什么有什么,怎么还会生病?”那潜台词等于说:我们的家庭没有问题,我们做父母的自己没有问题。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往往只会对孩子的问题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
  我们不得不现实地看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无法控制也改变不了他人,包括我们的父母。退一万步说,即便父母存在问题,他们终于承认并给孩子道歉,但伤害已经造成,这份道歉来得太轻太迟,并不能使当事人得到完全的解脱。再者,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于期盼父母认错时,就难以把更多的精力留给自己,实际上是通过内心和父母纠缠让自己停留在童年的阴影中。停留是对生命的损耗,反而使得当事人通过牺牲自己人生的方式完成了对父母的变相认同,即永远生活在父母的影响下。况且我们“强迫”父母认错的样子和父母当年对待我们的样子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所以我们搞心理的常把“内省”挂在嘴边,主张当事人能够增进自我觉察理清内心的爱恨情仇,进而获得成长。如果我们只是从现实层面和父母隔离,并不去处理自己和已经内化了的父母形象之间的关系,相当于是把那部分创伤带来的痛苦压抑了,困扰当事人的情结还是得不到解决。
  改变到底有多远?
  我常在网上收到一些朋友的提问和留言,洋洋洒洒一大篇者有之,刨根问底怎么办者有之。也曾被质疑自己的不回复是对当事人的二次创伤,与我似乎主张婴儿需要无时无刻的关注是相悖的,而我在选择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时就理应对这种常见的情况有所认识。
  其实当事人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但我想自己的言论有时候确实被一定程度地曲解了,而这种曲解背后恰好就反映了当事人本身的创伤。比如首先拿婴儿所需要的关注来说,质量是绝对重于数量的,“无时无刻”的关注并不比“敏感”的关注来得重要。而至于对一个成年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也许只能通过正规心理咨询的方式来获得。其二,即便是一个“好妈妈”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婴儿的所有需求,因为这个世上没有“完美母亲”这种被高度理想化的形象。更何况一名咨询师或者一个爱人都不是来访者的真正母亲。而一旦咨询师或爱人把来访者当做婴儿来满足,即是被“依赖性投射认同”了——你没有我活不下去,所以我需要照顾你。这只会阻碍当事人的成长,扭曲了咨询和爱的意义。
  因此,当一个人具备改变的意愿,并且愿意学习像个成年人一样付出,而不是和婴儿一样单方面索取回报时,也许就将迎来真正的改变了。人在受过伤后往往会更加沉默专注,无论是心灵或肉体上的创伤,只要善加利用,对成长都有益处。好像老辈人常说,生孩子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月子是女人重生的机会,怕是正应了这道理。当我们面对累累创伤带来的苦难之时,每一次的自我超越都标志着着灵魂前进的刻度。卢梭创作《晚年漫步录》时已至垂暮之年,当一个人经历了大半生波折,老年时不再缠结于各种喧嚣,反而显出一种近乎透明的心态。
  人世,一个既有漫天刀光剑影,又有太多儿女情长的江湖。沉重的精神枷锁让人们似乎只有靠记忆和想象才能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以及将要去向何处。当纷扰肆虐之时,往昔的经历成为每个人重新建构自身的唯一材料,虽然这些经历中有灾难,有苦痛,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确认自己曾经,并且现在依然在场。苏格拉底在《斐多篇》里说,真正的哲学家对死亡没有丝毫惧怕,因为他所做的事情就是学习死亡,生命的终结不过是他所学习的东西成为现实。这就是说,当人面临巨大的痛苦,甚至当生命的帷幕即将落下时,他仍然需要从既往的经历中获得一种确认,确认自己的存在。如我们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也不例外。
  疗愈创伤之痛,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学习理解生命和人性。当你用更客观更完整的视野与自己和他人接轨时,你将发现你的创伤并非过错,亦非缺陷,而是导向罗盘,引领着一条更伟大的人我契合之路。无爱感是普世创伤,自个人内心延烧至婚姻和家庭,校园及职场,政坛还有宗教,弄得烽烟四起。改变的标志从来不是空谈道理,而是你开始真正去理解身边的人与事,接纳自己,爱自己。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慈悲是为着他人,更是为着你。

你的孩子那么聪明,他(她)会比你清楚,自己的路该怎么走

更新时间:2016-5-24 9:31:00
看到什么样的孩子,就能看到背后有什么样的父母。父母不习惯跟随,更喜欢控制。因为控制使得自己更有权利感和优越感,满足了我们的自恋。
让孩子成为她如是,不是成为我所想。
妞妞有时会自己一个人玩游戏,自言自语,开心的玩很长时间,很多朋友看到妞妞开心专注的玩游戏那么久,很好奇。老婆和我探讨了这个现象,然后说出了一句话:“专注就是不被打扰。”当时就把我震住了。
尊重孩子的自我、孩子的空间和自由,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头上,不去打扰她的自由发展,跟随着孩子成长的节奏和心灵的节奏,陪伴着她慢慢长大,她自然就会专注,她会带着父母重新体验这个世界,用全方位的方式,用父母所遗忘的方式,让我们发现世界的神奇和美丽,发现人性的真实和智慧。
陪妞妞出去玩,妞妞会主动说“出门要手牵手”,牵着爸爸的手,然后说“走这边”,然后拉着你往她想要去的地方。有时是抱着的,她会用手指着说:“爸爸,走这边。走这边。”然后我们就按照妞妞指示的方向去,到她想玩的地方去,静静的陪着她,玩她喜欢的事情。
 
如果父母能全然的接受孩子,孩子才有表达自己的空间,孩子是“未长大的成人”,没有长大的只是身体而已。黄帝内经:“生而神灵”,从灵魂、精神、意识、情感层面孩子已经发展完成了,只是能够表现出来的多少往往与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比如家庭的教养方式、家里的规矩、家庭氛围、父母之间的幸福度、父母的人格强势度、父母的自恋程度、父母的教育理念、父母对孩子的接纳程度等息息相关。家庭中越有爱,限制越少,孩子自性发展的程度就会越高,家庭越压抑,越恐怖,孩子心灵发展就会停滞。
 
很多父母以为自己很强大、很有经验、很有学问、很有道理,扯着孩子长大,或者“掐着孩子的喉咙长大”,将自以为是的标准和东西强加到孩子头上,反而阻碍了孩子的天性自由发挥,最后你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孩子长大后都会报复回你身上的,同时也用学习这种方式伤害下一代。
 
父母不习惯跟随,更喜欢引导和控制。因为跟随让父母没有权利感和优越感,好像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一样,一定要让她听我的,我是家长,我是主人,我是领导,我是权威,这样我们童年时内在自卑的缺失就好像弥补上了,重复以前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害,再施加在孩子身上,名义是“我都是为你好。”
 
父母的焦虑总是跟社会幻觉在一起,认为如今社会是这样的,你要适应社会,你就必须要成为什么样子,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其实社会是在变化的,每过几年这个社会就不一样了,我们的经验完全就是自我的幻觉,经验的更新换代快过我们的适应能力,可是父母会坚持用自我认定的幻觉来催眠自己和孩子。
 
孩子长大后的成长环境完全不是我们能够预料到的,也许你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却剥夺了孩子独立和自主的权利和能力,孩子会怨恨父母,强烈的反抗父母,到最后你会痛悔一生。有句流行的话:“你那时剪掉了我的翅膀,如今却让我飞翔。”听来让人心碎。   古人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何其智慧。
 
做父母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跟随孩子的节奏,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根据每一个阶段的特点陪伴孩子,用心的听孩子的每一个表达,感受孩子的真实感受,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动机,不评价,不批判,不强加,接纳孩子的方方面面(所谓好的坏的),呵护孩子自我的需要,接受孩子真实的情绪(喜怒哀乐悲恐惊),温柔陪伴在她身边,需要你时给她支持,不需要你时让她自主,让孩子成为她如是,不是成为我所想,每一个孩子都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重庆心理咨询 重庆心理医生 重庆抑郁咨询  重庆焦虑咨询  重庆夫妻咨询   
 
重庆家庭咨询  重庆情感咨询 重庆强迫咨询 重庆黄手帕心理  重庆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师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hspxl.cn  微信公众号:hspxl
 
------分隔线----------------------------
版权所有 重庆心理咨询|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2010-2021  渝ICP备14009647号-1
电话:023-89009815(7×24热线) 地址:(公司咨询部)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网址:www.hspxl.cn 邮箱:865273090@qq.com
 公安备案编号:50011202000749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