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证明你是好的吗? ——自我攻击的游戏如何破,写给自卑者的伴侣(3)
时间:2021-06-25 点击:次
当这种自我折磨过程太过痛苦,被攻击的自我部分难以承受时,自卑者就需要外部力量的帮助与支撑。谁是最好的帮助者?当然是自己的情侣或者爱人。这里,我们就可以回到前文。 自卑者把内部被攻击的自我部分投射到了回答者身上,也就是,自卑者把需要证明自己是好的、值得被爱的证明难题扔给了回答者,由回答者来承受。回答者接受这个问题,即落入了玩一个“我需要证明我是好的、值得被爱的”的游戏圈套当中。而因为“我是好的,我是值得被爱”的命题本来在本质上不是一个认知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主观感受层面的问题。当落入认知层面之后,自卑者的自我攻击部分就火力全开,进入了像有罪推定的封建法制下,被告需要自证无罪的窘境之中。在自卑者的有罪推定(维护我是不好的自我信念)之下,回答者、证明者无论如何在认知层面寻找无罪理由(你是好的、值得被爱),自卑者内部的自我攻击部分都会在这场辩论赛中以压倒性优势获得全胜,因为这场辩论比赛的游戏规则由自卑者(提问者)制定,失败的回答者则感觉自己进入了抑郁痛苦的状态——这种感受正是自卑者把自我被攻击部分投射给回答者之前自我的感觉。 ![]() 前文的描述过于艰涩,我们举一个实例: 提问者:你为什么爱我? 回答者:是因为你好呀? 提问者:我哪里好? 回答者:因为你很漂亮。 提问者:我漂亮?那比我漂亮的女人多得很。为何你不爱她们?你就是因为我的外貌才爱我吗? 回答者:(这条路走不通)因为你很温柔、善良。举例:…… 提问者:那不是我温柔、善良,那是我很愚蠢和软弱,才被你压在头上欺负。什么都不要就跟着你,别的女人要什么…… 回答者:(拍到马蹄子上了,老天借我点智商吧!怯生生地)因为你很可爱…… 提问者:我可爱吗?那你昨天为何与我吵架? 回答者:(求求上帝,让她立即昏过去,不要折磨我了:或者哪个朋友来一个救急电话,让我开溜呀!)#¥%…… 提问者:我好失望,我好难过。(哭) 回答者:(走上去递上纸巾) 提问者:滚开,离我远点! 回答者:(开始陷入抑郁状态。难过、痛苦:我不好,又被我搞砸了,都是我的错;自责、自我怀疑:我连夸奖人都不会吗?;愤怒:为什么我夸奖你还要被你攻击?……) …… 你是心理学工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有什么好的方法或建议呢? ![]() 当然,最彻底的方法是长程的心理咨询,改变自卑者的人格结构模式。 因为任何应对办法都有缺陷,视提问者的人格模式与人格冲突的尖锐程度,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介绍两种应对的应急办法。 不管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两点。第一,跳出认知辩论比赛的模式。第二,觉察到这是对方的问题不是自己的问题。这可以减轻被攻击后的自责、内疚、愤怒等消极情绪,更有能量接住提问者的情绪。也就是不要认同对方对自己的攻击。 建议一: 回答者: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感觉我不管如何回答都不能让你满足。但我反思,似乎一个人好不好,是否值得被爱,根本不是一个认知辩论的问题。而是一种主观感受与客观事实的问题。我回答你的问题,就是我感觉你是好的,对我很重要,我很爱你,不需要任何理由,因为那是我的主观感受。我的感觉告诉我,你很好,你对我很重要,所以我选择跟你在一起,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我的主观感觉与客观事实需要证明吗? 我倒是很好奇,你为何总是在反对夸奖你,说你好的人呢?这个问题你可以反思一下吗? 建议二: 跳出认知辩论比赛,用行为表达。此时,回答者可以用身体语言,比如拥抱。 拥抱本来是爱的语言,身体语言可以让提问者跳出言语辩论的模式,转而用身体感受。如果提问者还在喋喋不休,回答者可以说,不要说话,用你的身体与心灵去感受我的回答。 提问者的身体会感受到被接纳、被支持,被抱持,可能情绪就会转换。如果提问者还在攻击,比如说:你的拥抱是虚假的。那就不要反驳,不要再被勾引跳入语言思维的模式,那就再用力一点,多拥抱一会儿。提问者的内在自然会发生模式的转换(因为提问者内部始终有一个渴望得到爱的自我,爱的语言就是对它的灌注),身体变软,从战斗状态切换到感受被爱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