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明是在做快乐的事,为何感受不到快乐?为什么我做任何事都感受不到快乐?当来访者向我抱怨自己的不快乐时,我们探索到:来访者内心中自恋的自我,像一个永不知足的饕餮,时刻要求自恋的满足;现实自我于是成为自恋自我的工具人和奴隶,它不再是为了自己的快乐去做快乐的事。它在为自恋的老板打工,做快乐的事于是变成了一种痛苦的责任和义务,做得好没有奖励,做得不好有惩罚。做不好,达不到自恋的完美要求的焦虑和担忧于是贯穿整个活动始终,快乐的事变成了一种包袱。当然,这个心理活动过程是潜意识的。来访者只感受到这个潜意识心理活动的情绪,而无法觉察到原因。但正因为这个潜意识心理活动过程,让来访者无法享受生活,这是不快乐的原因之一;
不快乐的原因之二,是内化的严厉保护者父母超我,时刻在监督着来访者对快乐的追求:玩久了会伤眼睛,影响睡眠……等,与内化的严厉保护者父母超我所对应的自我,时刻都在担忧自己对快乐的追求是否违背了父母的禁令,是否会如同父母所说的那样会伤害自己。所以,无法专注于快乐之中,活在当下。
本文描述了心理咨询对不快乐原因的探索,帮助来访者领悟和改变的过程。本文的来访者,经过长程的心理咨询,已经对内在的心理活动机制有所领悟。本文节录的部分,只是探索上述心理活动机制对当下领域的影响。这,就是长程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修通的过程。 重庆心理医生、重庆心理咨询、重庆心理咨询师、重庆婚姻心理咨询、重庆婚外情心理咨询、重庆情感心理咨询 ![]() 在匿名保护的前提下,部分披露会谈内容,来访者已知情同意。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 来:我先说一个感受。 我做任何事都不快乐。 总是会有杂念出来。 我想从着急去切入。 我不想活成一个沉重的人。 我父母就是一个沉重的人。 他们做任何事都不快乐。 或者享受。 咨:不能活在当下。 无法专注。 来:嗯。 我先分享一个。 我的觉察。 我们之前讨论过信任的问题。 我们家来了一个阿姨。 做卫生什么的。 偶尔,我中午在家吃,管我一顿饭。 不住家,就来一上午。 怎么说? 不说前面的阿姨了。 就说这个。 我感觉我不是很信任。 我就要看着她。 咨:监视她? 来:没有到那种监视的程度。 我偶尔看一下她。 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这是第三个阿姨。 第一个,自己有事走了。那个阿姨比较有素质,非常注重边界。第二个阿姨,一点素质没有,我父母不用她了。第三个阿姨,就是各方面还可以。但不像第一个那么有素质。第一个本来不是做阿姨的,儿女都在南方,老公走了,出来找一些事干。第三个阿姨不像第一个阿姨有分寸,但还是不错。我发现,她有一些错误后。我会盯着她,看她会不会再犯这个错误。 比如,她用筷子夹一下菜品尝,然后给我。 我提了意见之后。她答应了。我中间去看她,看她有没有夹菜。 有没有偷懒之类。 我现在不看着她了。 因为我发现一件事,这些问题虽然我接受不了。 但我看到给她说,她可以接受、消化,去改变。 我就觉得我没有必要时刻盯着她。 我有点说不好。 是内心的感受。 我发现,盯着她。没有必要,特别累。相处也不舒服。 我就发现,我不看着那些东西。眼不见为净,她要尝就尝,反正我也吃不死。 我放过她之后,我就轻松了。 这个我就觉得不错。 咨:很棒。你内在松动了,不再强迫了。 ![]() 重庆心理咨询 来:有一天,我妈妈买了香瓜。 我不知道,我妈妈让她吃了。有一天,我看到她在吃这个瓜。 我就觉得,她不说,就吃,是没有边界感。我过去问她:阿姨这是路上买的。她说不是,是你妈妈让我吃的。我晚上问妈妈:是不是你让阿姨吃的。我妈妈说是的。 我就觉得我把别人想得很坏。 其实,我觉得我犯了那个毛病,总是下意识把别人想得很坏。 咨:嗯。这个领悟也很棒。你有反思的能力了,可以从经验中学习和成长! 来:第二件事,来自我的爸爸。问我这个阿姨如何?我说了优点与缺点。他就说不行就换。 我爸与我很像,不相信别人,交给别人的事自己要盯着。他总是发愁没有与他合拍的员工,他总是抱怨这一点。 我非常明白这个问题。 其实可能合拍的员工,早已经出现了。只是他没有抓住,只是他的不信任。或者这个员工,有一点瑕疵,就赶走了别人。 他总是希望员工的想法按他的想法来。 这不可能。 那天他说这个阿姨不行就换。我与妈妈一起说,没有必要,有问题说就行了。我妈妈也说不能一直换,有问题说一下。 这两个事,我就决定。不要有事没有事盯着人家。 重庆心理医生、重庆心理咨询、重庆心理咨询师、重庆婚姻心理咨询、重庆婚外情心理咨询、重庆情感心理咨询 ![]() 咨:好。 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觉察和改变。 前面为何盯着她。 前面有模板。说了不改。 所以不信任,要一直盯着看。 这个模板是谁? 来:我父母。 咨:新来的阿姨让你一个新的经验。 这是对过去经验的矫正。 但当你能用新经验去矫正旧的经验时,我感觉你有很大进步了。 否则,你还会用原来的模板的。 来:其实我不是不放心。 不是不担心她会再出现问题。 或者是,她出现问题了。 不介意。 或者,想她时刻不出现这个问题。 就像领导包容。 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 我现在是,这个事不是大问题,不用一直盯着。 咨:这背后。 我觉得你内心先有这种关系。 你与自己有这种关系。 先有必须完全按照你的想法做的自己。 然后,才会有完全按你的想法做的阿姨。 来:而且,我总是想找一个完美的阿姨。 这不可能。 能匹配百分之六七十就好了。 我爸说: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按你的想法走。 他说的语气非常遗憾,与难受。 与我一样一样的。 …… 我现在觉得与他不同的是。 人与人想法不同。太正常了。 有了不同,才能看到这种想法。 那种想法。 ![]() 重庆心理医生 咨:这是你的成长。 接纳差距。 但在这之前,有一个,自己跟自己相处,也很严格。自己必须按自己的要求做,不能越雷池半步的自我自我模式。然后,才会有投射。 这是怎么一回事? 来:对。 咨:你前面说那个东西。 给父母说,不要动我的东西。 父母不听。 来:我就要时刻盯着。 咨:那是跟父母关系的一个内化。 所以,就不信任父母。 父母也可以投射到全世界的所有的人。 所以,你就会时刻紧张。 因为不信任。 这与你和阿姨的关系。 很匹配。 有一个自我是专门提要求的。 有一个自我是专门做事的。 那个做事的自我,因为总被要求完美的自我盯着,所以不快乐了。 来:有一部分吧。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这到底是谁的要求? 这个要求一定正确吗? 没有一定正确吧。 就是我在做这件事时。 我脑子里就会出现很多种可能。 灾难化的思维。 或者焦虑性的思考。 就是下意识地出现。 我都无法觉察。 只是难受。 然后,我是如何觉察呢? 我做完这件事之后,才觉得。 我刚刚明明在做一件很开心的事。 为何不开心? 比如:打游戏明明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但我打游戏就不开心。 我总焦虑,我的眼睛很累,时间过长。 我不确定:是不是我的眼睛真的累了,时间太长了。 因此,我打游戏永远无法上瘾。 类似很多事,本来是开心的事。 但我总是想一些焦虑的事。 让我不快乐。 还有昨天晚上。 我拼乐高。 但我拼的过程中,不快乐。 一个是我想快点把它拼完。 害怕拼错。 我太小心。 失去了拼的快乐。 ![]() 咨:你这么说的时候。 我有一个联想。 还是两个人。 一个是去玩的人。 一个是在说玩这个有危害的人。 什么样危害。 伤眼睛,耽误时间。 这个人是谁? 来:我感觉是保护者。 就是,可能是高要求的那个。 我其实觉得。 不知道那个人。 咨:后面一个。 我可以确定就是自恋的自我。 去玩拼积木的人,他是想享受过程的。 但这个拼积木这个过程中。 性质变了,变成满足自恋,于是他无法享受过程了。 玩变成了一种任务。 他的任务是:必须玩得很完美。 于是这个玩的人,就很紧张。 来:变成了自恋的工具。 因为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自恋的。 这个模式是这样缔造出来的。 但现在自恋已经被打压了。 就是我拼得又快又好。 也不会满足自恋了。 我不会觉得你拼得好。 就是牛。 我感觉是一种机械化的模式。 我只要开启这个模式。 就会陷入这种急燥与焦虑里。 我昨天晚上拼时。 就给自己提了一个要求。 我要今天晚上拼完。 咨:这个提要求的人是谁? 来:正常人的思想是最好今天晚上可以拼完。 不然又要保存没有拼完的部分。 正常人觉得,没有拼完没有事。 但我在拼的过程中。 我就担心。如果没有拼完,就会要去保存没有拼好的零件。 我开始是正常的要求。 我拼的过程中。 我的潜意识就冒出来了。 变成了另外一个。 而且,我感觉。 我做很多事时。 对这件事的快乐还没有出来。 焦虑先出来。 ![]() 咨:我们总结了两个模式。 一个完美模式,满足自恋。 一个保护者模式。 这样,玩的人就没有兴趣了。 只是在满足自恋与保护者。 来:我感觉还有机械的模式。 咨:没有新模式来替代旧模式。 所以我们还在旧模式当中运行。 来:不能说自恋完全没有吧。 但我感觉不像以前那样了。 或者是更高级的自恋。 以前自恋是在明面上的。 我非常有意识、清楚地要求我这样去做。 我全身心上下全部的我,一直为这个指令努力。 现在,我没有这个指令了。 我也没有必要下这个指令。 但我做事情时,我的潜意识还在下这个指令。 咨:你苦恼地无法消除这个潜意识的指令。 来:他可能变得更高级了。 咨:它肯定要躲起来。 来:但我还是意识到了。 还是逃避不出我的手掌心。 咨:鼓掌(鼓励)。 来:(笑)对。 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咨:这就是我们说的觉察。 一旦你觉察到了,它就没有用了。 从事后,到事中,最后到事前。 觉察到就停下来 来:我停下来就难受。 与我的掌控有关。 我停下来,就代表我给了一个脱离掌控的机会。 咨:掌控。一个是满足自恋。一个是满足保护者。 来:所以我不开心,就是因为这些原因。 咨:嗯。这样,自我的能量就被吸干了。 …… 重庆心理医生、重庆心理咨询、重庆心理咨询师、重庆婚姻心理咨询、重庆婚外情心理咨询、重庆情感心理咨询 ![]()
............End............
-*-*-*-*-*-*-*-*-*-*-*-*-*-*-*-*-*-*-*-*-*-*-*-*-*-*-*-*-*
如果孤单迷茫 黄手帕愿伴你成长
原创文章 版权自有 欢迎个人点赞转发 机构或商业性质使用须获得授权
本文配图均为AI原创,版权自有,讼棍绕行!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兴趣,请关注wx公众号:黄手帕心理,阅读更多精彩原创专业文章。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想要进一步沟通可添加咨询师微信
![]() -*-*-*-*-*-*-*-*-*-*-*-*-*-*-*-*-*-*-*-*-*-*-*-*-*-*-*-*-* 往期文章: 2.韦小宝与嫁给爸爸 3.生命是租借来的 5.保密、知情同意与匿名保护三原则--心理咨询师如何遵守保密原则 6.神经症患者痴迷邪教的心理动力学——与完美主义相关的心理病理 8.当妈妈需要的自信 9.汤勺与共情 10.花开的感觉 结案的快乐 11.我可以找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咨询师谈我的性幻想吗?--性问题系列之一 黄手帕原创 13.[重庆焦虑、抑郁咨询]委屈的好人 --道德防御 --心理防御机制系列之一 14.我不想来咨询 只要你给我一个方法就行了 --略谈心理咨询的技术与关系 15.孩子:你无须内疚!你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一例嗜睡症咨询个案 17.被将就 18.攻击者&男女人 20.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1.积极的痛苦VS消极的痛苦 22.只有课后不复习取得的优异成绩才能证明我才智超绝 --自恋者的证明难题 24.受虐者如何创造施虐者 --施受虐主题下的两例投射性认同临床实例 25.买错了东西谁来惩罚我们?——严厉的超我与日常生活中的烦恼 28.“我”就是抑郁 31.如何培养一个自卑的小孩 ——自卑养成记(临床片断之一) 33.无法拒绝别人要求背后隐藏的投射过程 ——社交恐惧长程心理咨询临床片段 34.还有没有梅一凡?我来回答这个关键问题,我还有救吗?——梅一凡遗书读后感 35.吃不到季节性食品的可怜皇帝 ——社交恐惧的另一个来源:隐匿性自恋与全能回避 39.社会攀比如何破?允许自己成为自己真实的样子 ——反思:谁没有允许自己成为自己真实的样子? 40.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何破?——抑郁症长程心理咨询临床片段 41.“都是我的错”——掌控的代价 全能与无能的双人舞 ——抑郁或抑郁人格的病因学之一 43.你需要证明你是好的吗?——自我攻击的游戏如何破,写给自卑者的伴侣 44.假做真时真亦假 浮士德的魔鬼契约 ——抑郁症长程心理咨询临床片段之一 46.零用钱、懂事的小孩与“当妈妈的妈妈” ——如何培养一个自卑的孩子之二 48.从特殊到一般--我们的世界观形成过程与病理心理形成原理 49.肖申克的无意义监狱与只有挣钱才有意义--意义的世界与恐惧 53.不配为狗与剪断了翅膀的雄鹰——羞辱与贬低如何击穿孩子的人格 54.饭与酒——自恋的极致快乐满足与正常人的平凡踏实满足之区别? 55.无法拒绝别人与SM受虐幻想深层心理动力学--受虐幻想与无法维护自我权益功能失调行为深层动力学之一 56.不喜欢的老师就不听他的课与性别认同障碍所至同性恋倾向深层心理动力学之一 57.考试焦虑:考的是人格还是成绩——勇敢地接纳自我真实努力的结果 58.自我的分裂:把所有的责任与痛苦都交给现实自我,以便让另外一个自我去享受没有痛苦的内在幻想生活 59.通过受虐找到关系以避免无主自我之无边焦虑或崩溃解体--SM受虐幻想与内在冲突的动力学之三 60.自我的转变:边缘型人格组织转变为健康新自我--长程心理咨询之收麦篇 62.情绪词典 64.落发焦虑与金刚不坏的自恋之身--现实之光刺破幻相之城系列 65.生活的看客&生命的旁观者--部分心理疾患者隐密的内在幻想生活与现实生活态度及其冲突与痛苦 66.我只知道我不喜欢的,我找不到我喜欢的,我怎么活下去&允许自己腾出心灵的空间冒险,让不同的感受进入自我--咨询后期的重要议题 69.小众心理 70.一招搞定抑郁 71.三件事与自我责任清单--一种避免自我陷入焦虑、抑郁中的可能有用方法 72.性格内向就是不好的吗? 73.个人权力清单 74.拖延:化解自恋冲突的如来大法--拖延症背后隐藏的自恋冲突与心理防御机制 79.强权政治与奴化自我--个人潜意识原始宗教功能与抑郁型人格病态自我构建机制之一 80.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动力性自我成长小组招募 82.收拾行李的烦恼--内化没有安全感而想全面掌控的妈妈与自我的冲突 84.拒绝的本质--为了维护自我的边界或利益拒绝别人的要求或期望 86.这都不能证明我有价值 世界上还有什么能证明我有价值--咨询设置的疗效机制 89.无我比坏我更可怕--心理咨询多年之后 症状无法完全消失的原因 91.毒 蘑 菇——寄居在我们心灵上的另类自我——心理疾患的人格病理学系列 92.胶囊公主与虫子恐惧--我必须迎合父母变成无能的人,才能存活下去 93.幻想所爱的人死去--放不下爱、承受不了痛苦,潜意识的解决办法 97.我的世界与世界的世界--某些特征自恋人格病理学与自恋驯服后自我之转变临床片断 99.自我混乱的原因,被解放了的真实自我要求回到过去改变过去--真实自我与虚假自我 101.我活过来了:不再是一具行尸走肉!不再是散漫在空气中无法成型的灰尘因为我生下来就是被法律保护的--抑郁症创伤治疗 102.无法支撑自我的原因--旧的自我固着在被照顾者的角色中不愿意成长 104.被迫害的不安全感与毁灭世界的愤怒投射--致敬克莱茵与科胡特 106.打压、放纵、没有敌意的坚持:养育者处理孩子不合理欲望的三种关系模式--也适用于自我处理欲望的三种关系模式 107.最美的空的感觉:新的自我的感觉——终于有了活自己的感觉,原来几十年都在替别人活 -*-*-*-*-*-*-*-*-*-*-*-*-*-*-*-*-*-*-*-*-*-*-*-*-*-*-*-*-* 如果需要帮助,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我: ·电话:023-89009815 ·邮箱:865273090@qq.com ·QQ:865273090 ·网址:www.hspxl.cn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微信公众号:黄手帕心旅 --*-*-*-*-*-*-*-*-*-*-*-*-*-*-*-*-*-*-*-*-*-*-*-*-*-*-*-*-* 重庆心理咨询-重庆心理医生-重庆抑郁咨询-重庆焦虑咨询-重庆强迫咨询-重庆情感咨询-重庆夫妻咨询-重庆青少年咨询-重庆家庭咨询-重庆性心理咨询-重庆人格障碍咨询-重庆人际关系咨询-心理咨询师-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了解更多可以关注黄手帕老师个人公众订阅号:黄手帕心理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更多好文等您分享!!!
咨询师黄手帕简介: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毕业,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在职研究生;2002年获得重庆市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重庆市心理学会会员,重庆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高级签约咨询师;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办者;职业心理咨询师。 心理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参加过精神分析、认知行为、存在人本、催眠、意向对话、沙盘、箱庭、正念、叙事、短程焦点、萨提亚两性关系、NLP、EAP,团体辅导、团体心理治疗、同性恋等各种专业培训。 接受个人体验一百余小时,接受各学派、各种类型的专业督导300余小时。 在十余年万余小时的个案咨询中,以心理动力学为主导,整合所学各个流派的理论与技术,结合人生经验和工作经验,形成了自己相对成熟的咨询风格。 工作理念: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陪伴和帮助来访者去经历解除心理痛苦的过程,获得成长,享受人生。 咨询专业领域:自杀危机干预,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疑病等各种情绪障碍,神经症、人格偏移(边缘、自恋、依赖、回避、分裂样等)长程心理咨询;失眠/心理创伤/居丧/人际关系问题/各种适应障碍/亲子关系/情感婚姻/发展性危机/同性伴侣问题/同性恋自我发展问题/性心理问题咨询等。 工作感悟: 心理咨询需要把我们的内心贡献出来为来访者工作,因此修炼自己的人格和学习一样,是从事这个职业所需要的永远止境的成长,感谢来访者愿意与我们一起成长。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兼职团体心理咨询师招聘 -2025-03-03
- 文章、图片版权公告 -2018-08-22
- 招聘 -2018-07-20
- 迁址公告 -2018-07-06
- 重庆黄手帕公益心理咨询正式启动了! -2017-04-14